成都與月亮。以後成都天上可能有4個月亮,其中3個是人造的。(圖/今日俄羅斯)
一個月亮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足夠了,但是中國大陸希望天上有4個。大陸的科學單位正在設計3個「照明衛星」,希望爲四川成都市帶來光明。這種照明衛星的亮度大概是月亮的8倍。
物理學網(phys.org)報導,這項計劃是由成都航天科技來負責,董事長吳春峰表示,照明衛星是一系列的反射鏡,通過反射來自太陽的光線重新照射地面,呈現「黃昏般的光芒」,這樣可以取代城市地區的路燈,假如人造月亮能夠照明50平方公里的範圍,那麼成都市每年可節省12億元人民幣(新臺幣53億元)的電費,也能夠用於救災,做爲夜間搜救的照明。
他表示,目前人工衛星還在開發階段,先試驗反射箔的反光效果,並且如何在太空中有效開展。第一枚衛星將從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,僅具試驗性質,假如試驗順利,將會2022年再發射三顆人造衛星來有效集光。
其實這種人工月亮的構想,最早來自俄羅斯。在1990年代,俄國曾進行代號爲「旗幟」(Znamya)的實驗,就是用高射光率的材質做爲照明。1993年,俄羅斯曾在飛往和平號太空站(Mir space station)的運輸船上釋放了一個約20公尺寬的反射鏡,稱爲「旗幟2號」。當時飛行軌道高度位於200到420公里之間。「旗幟2號」成功的在地球上照出了一塊直徑約5公里的光點,然而由於軌道太低,不久後就高層大氣分子摩擦,速度下降而進入大氣層燒燬。1999年,俄羅斯想要再進行一次更大規模的實驗,希望亮度效果是滿月的5-10倍,然而沒有飛到預定高度,實驗以失敗告終。